主题
- #針頭
- #針頭恐懼症
- #驗血
- #創傷
撰写: 2025-02-05
撰写: 2025-02-05 10:10
光是看著就讓人不寒而慄的照片(來源:Pixabay)
今天母親去做了血液檢查。這讓我不禁回想起幾個月前在同一家醫院做血液檢查的時刻。至今為止所做的血液檢查中,讓我印象深刻的原因,正如我在Instagram的某則留言中所述,是因為一位母女。母親頭髮斑白,女兒看起來跟我年紀相仿,令人惋惜的是,女兒患有自閉症。因此,她的一舉一動都需要有人在旁照料,而女兒隨時可能情緒失控的狀況,也讓母親吃了不少苦頭。就在這時,母親想找垃圾桶,我雖然說了「是我的錯,沒注意到」,但最後還是自己找到垃圾桶指給她看,母親很高興。
她們母女與我差不多時間進去,我完成所有血液檢查程序出來後,她們母女還在車上拿什麼文件之類的,整個過程還沒結束。而且在抽血的地方,我們也在同一個時間段,但與我(出乎意料地)順利的情況不同,那位女兒一刻也不安分,一直喊著「放開我」、「你在做什麼」等等,甚至還需要另一位護士在一旁協助,簡直是一團混亂。反之,我像以往一樣,因為血抽不出來,被扎了兩三針才勉強抽到血。
將近四十歲的我,注射針頭仍然是我的恐懼之物。因為童年時期經常住院和手術,經常打點滴、注射,所以醫院獨特的氣氛、氣味,甚至醫生穿的白色外套,都成了一種創傷,深深烙印在我的心底。所以,即使成為學生、成年人後,我也很討厭看到注射針頭,也很害怕它刺入我的皮膚。甚至為了美國移民申請準備體檢,注射多種疫苗時,父母還因為我坐立不安而責備我:「你為什麼這麼不安分?」
作為一個成年人,我明白應該用理性控制情緒,但當護士用力拍打我的皮膚,用棉球消毒準備注射時,那種感覺仍然像極了人間煉獄。而且,不只是幾個月前,每次做血液檢查時,護士都會仔細觀察、揉捏我的手臂,說找不到下針的地方,所以總是至少要扎兩針。這樣我怎麼可能不討厭呢?
想想我還打了三次新冠疫苗,竟然都撐過來了,我不禁為自己感到驕傲。我記得當時注射疫苗的感覺,相較於抽血時,並沒有那麼痛。(感覺輕輕一扎?)畢竟抽血和注射疫苗的規模和過程不同,這也是必然的。
评论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