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题
- #代禱
- #傳道
- #宣教士心態
- #信仰
撰写: 2025-02-08
更新: 2025-02-08
撰写: 2025-02-08 03:08
更新: 2025-02-08 03:15
富士山 (來源:Pixabay)
不久前在教會唱一首聖詩時,歌詞突然讓我大吃一驚。
即使不能遠行傳道,無論身在何處,我都要竭力禱告。
我們常稱呼宣教士時,會加上地區名稱,例如加納宣教士、秘魯宣教士等等。因此,我開始好奇英文中的mission,也就是「宣教」這個詞,於是查閱了字典。
根據Naver國語辭典,宣教是由「宣(宣揚)」和「教(教導)」組成,定義為「傳播宗教」。也就是說,這裏根本沒有提到一定要前往特定地區或偏遠地區傳教,而是指那些傳播和宣揚宗教教義的人。
然後,我突然想起不久前與某人分享的默想筆記。我在筆記中以『抱持著傳教給日本的態度來代禱』作結,沒想到這句話竟然給對方留下深刻印象,甚至分享給其他人,讓我大吃一驚。對方則安慰我說,完全沒有其他意思。
因此,我們平信徒也可以選擇特定對象、民族或國家來代禱,甚至在物質上提供支持,就能成為蒙召的宣教士。當然,現代教會對宣教士的標準相當正規化且嚴格,我的這番話可能會讓他們的辛勞和努力有所減色,這是事實。
但我現在想強調的是,撇開是否得到正式任命,如果我們想想前面提到的宣教的定義,我們現在居住的社區、自治區,乃至我們的國家,也同樣是傳教的對象。有人可能會說,韓國到處都是教會啊!但事實上,周圍擁有正確且真正信仰的人並不多。
我居住的美國也是如此。這個國家是建立在清教徒精神之上,雖然川普第二任政府上任後,又重新以上帝的旨意為基礎穩固站立,但這個由多元種族組成的國家,仍然迫切需要上帝的慈悲和憐憫。地區差距也很大,稍微離開我居住的地方,就會看到完全不同的景象,這就是美國的現實。
日本也一直是我禱告名單中的國家。偶像崇拜盛行,基督徒比例不到1%,但幸運的是,首相來自第四代基督徒家庭,而且現在可能剛結束與川普總統的峰會,我相信這個國家仍然充滿希望。
對他們來說,上帝不應僅僅被視為眾多世俗神祇之一,而是真正被差遣的獨生子耶穌基督,透過十字架的救贖,只有福音才能撫慰和醫治那些可憐的靈魂,我衷心期盼如此。
如同今天所分享的,耶穌教導我們要愛仇敵,為迫害和咒詛我們的人禱告和祝福,但我能否做到這一點,我一直在檢視和反省自己。使用網路時,偶爾會因為惡意留言而心煩意亂,我會坦白承認,我並非總是能明智地應對,有時會被一時的怒火衝昏頭腦。
今年以來,我養成了定期默想並分享上帝話語的良好習慣,因此,從現在開始,我不會以惡報惡,而是像上帝對待我們一樣,祈求上帝祝福他們,滿足他們的需要,這就是我的結論。因為生氣對所謂的精神健康一點幫助也沒有。
评论0